郑州高新区教育成果亮相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博览会

  • 人气:4
原标题:郑州高新区教育成果集群亮相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

2025年11月18日14:52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11月15日-1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展示、交流、转化的核心平台,本届教博会集结千余项前瞻性教育实践成果,是教育领域洞察改革趋势、共享创新智慧的年度盛会。

郑州高新区携6项成果、7个案例组团参展,向全国教育同仁呈现高新教育“全域联动、多元创新”的实践格局,成为本届教博会区域教育创新的亮点之一。

区域引领:以精品项目筑育人底色

此次参展的《红星闪闪亮:影视教育实践育人的16年探索》项目,以“红色育人、实践创新、协同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覆盖1-9年级的系统化课程体系,将红色影视资源深度融入学科教学,覆盖全区62所学校、10万名学生,成果辐射全国24个省份。该项目凭借扎实的实践成效荣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并在教博会工作坊汇报中引发广泛关注。郑州市教育局总督学曹章成评价其“小切口,做了大事情”,华东师范大学鲁力立教授寄语“影视育人,生生不息”,河南大学王慧君教授和高贵宾教授鼓励“红色教育、意义重大!教育强国、文化先行!”。目前,该项目已与多所学校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将进一步推动红色教育资源的全国共享。

校本创新:以一校一果展育人活力

在区域教育生态的滋养下,5所参展学校立足办学特色,交出各具亮点的校本实践答卷:

郑州高新区外国语小学的教研成果《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创新研究》构建“六步四环单元疑彩课堂”实践模型,形成“教-学-评一体化”闭环路径,已出版发行3本实践专著,获河南省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可复制样本。

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携成果《幼小衔接课程与协同机制的实践建构》参展。学校以科学衔接、长程培养为原则,构建完整入学准备课程,获16项奖项、发表10余篇论文,被《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郑州中学第四附属小学的研究成果《新课程背景下“春藤·看见”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校本化实践》响应新课标要求,通过“学科+情境+资源”模式推动思维进阶,形成校本化实践路径。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大道小学以“字正·心正·行正 小学书法教育’多元五环’育人机制新实践”将书法教育升维为五育融合的跨界载体、文化基因的传承密码,让每个生命绽放独一无二的华夏气象!

科学大道第三小学7年来一直致力于区域资源赋能小学学科实践的校本化实施,本次展出了学校的实践成果,包括学生实践作品,“天健湖之约”系列成果集锦等。

五校成果生动展现了高新区“校校有特色、人人能成长”的育人氛围。

协同共进:以教联体建设谱育人新篇

展会期间,郑州高新区受邀参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的“共享 共育 共创”协同育人研讨会。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杨珊副校长分享《多维赋能 构建“教联体”视域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针对家校社权责模糊、资源分散等问题,创新建立“一核二辅三中心”管理体系,整合社区资源构建“1公里资源圈”,形成责任共担、资源共用、空间共建的协同模式。此外,高新区7所学校的家校社案例入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理论与行动》一书,为全国提供“高新经验”。

下一步,郑州高新区将持续深化“区域统筹引领、校本特色赋能”的发展格局,以更开放的姿态汇聚资源、以更务实的行动深化实践,持续激活全区教育创新的内生动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赵鑫  卢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