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兰考振兴谱新篇,红色文化永续传”实践队深入兰考县东坝头镇,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传承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围绕聚焦焦裕禄精神研学、非遗文化传承、生态产业调研、生物技术产学研融合及童心向党青少年教育五大主题,通过实地走访、专业实践等形式,书写新时代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
红色基因薪火传 精神丰碑砺初心
实践队首站走进焦裕禄纪念馆与兰考县展览馆,系统梳理焦裕禄同志生平事迹及治沙治水决策过程,重点研读1963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通讯原稿、兰考县首份农业发展规划图等珍贵史料,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生态文明建设”篇章,在黄河湾生态区开展“黄河岸边的信仰对话”活动,通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接力诵读,以青春视角诠释红色经典。
乡村振兴探新路 青春智慧献良策
在乡村振兴实地调研中,实践队赴四面红旗纪念馆开展“红色密码破译”实践,比对“韩村盐碱地改造”“秦寨‘百亩试验田’”等历史案例,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知识提出“传统经验+现代技术”的乡村振兴新思路。在张庄村,邀请老党员分享治沙经历与脱贫攻坚故事,深入田间地头走访脱贫家庭,探讨兰考脱贫前后的变化,向小学生赠送红色绘本和绘画工具,收集孩子们“我心中的焦裕禄”主题画作,形成《从"裕禄足迹"看乡村振兴》观察报告,提炼出“群众路线”“系统思维”等焦裕禄工作方法在现代乡村治理中的应用价值。
非遗焕新添活力 文化赋能润乡风
为推动文化赋能,实践队在东坝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红色故事会”,特邀学校青年宣讲名师工作室孟建锋与心理名师工作室李亚楠共同参与,开展“焦桐树下的生命教育”微党课和心理健康教育,将焦裕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同时,队员们调研兰考李氏木版年画非遗项目,访谈第七代传承人李三民,记录技艺现状与传承困境,并在“非遗体验工坊”中学习年画印刻技艺,创作“焦裕禄精神”主题作品,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
专业赋能产业兴 科技助农促发展
在专业赋能乡村行动中,实践队走进奥吉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菌菇种植车间,学习工厂化栽培技术并结合微生物知识,与企业技术员探讨《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科技兴农”指示的实践路径,设计《菌糠蚯蚓堆肥技术方案》提出将菌菇废料转化为有机肥料的循环利用模式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此外,实践队在泡桐试验站为泡桐除草并了解其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结合生物工程专业特长提出泡桐深加工技术优化建议以推动产业链延伸。
实践尾声,团队指导老师与东坝头镇人民政府就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深入交流,正式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合作交流基地”,约定未来将持续开展红色文化研学、非遗传承、产业帮扶等活动,推动短期实践向长效合作转化。(杨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