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讯 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凝聚民族复兴力量,6月中下旬,由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党委指导,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山河铭记,丰碑永铸——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在学校南校区图书馆举行。10余场展出,吸引了校内外近800名师生参观学习交流。
学史明志砺初心 师生共铸精神魂
展厅内,百余幅珍贵历史照片与文献资料系统陈列。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山河蒙难: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孤勇御敌:局部抗战”“共赴国难:全民族抗战”“丰碑永铸:伟大胜利”“血泪悲歌:抗战忠迹”“中原御寇:河南人民的抗日战争”。每一个板块均以史实为基,生动还原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阔历程,让参观师生通过“时空对话”感受先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学校党委书记郭中平,执行校长陶蓥洁,党建指导员、党委副书记刘飞翔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及各职能部门、院系师生代表分批次集中参观展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组成宣讲团队,通过沉浸式讲解,将静态史料转化为“有温度的思政课”,引发师生们阵阵共鸣,现场不时响起对英雄先烈的致敬之声。
研讨凝心话使命 厚植家国育新人
6月11日上午,郭中平现场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展览是历史回望与精神传承的实践课堂,要以展览为契机将抗战精神融入 “三全育人”体系,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课程思政、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会议要求,一要深挖本土抗战史实,构建红色教育资源库。聚焦河南及郑州抗战史实,系统梳理党领导中原抗战的光辉历程,开发本土化特色课程与教育基地,让红色历史可知可感。二要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活化抗战精神传承,以党的精神为指引,开展主题征文、故事宣讲等系列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多维呈现抗战故事,增强历史教育的感染力与穿透力。三要构建三维育人闭环,推动价值向行动转化。整合校地资源打造“历史传承—价值认同—行动转化”育人体系,通过实践项目引导师生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校地联动拓新局 多维协同强思政
6月17日和18日,荥阳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一行30余人和河南工业大学明德书院团委书记刘振伟、预备役党支部书记谷保材等近20名师生分别应邀前来参观展览。荥阳市新联会成员重点参观了“中原御寇”板块,对河南会战、河南抗日根据地等本土抗战史实表现出浓厚兴趣,计划在史料挖掘、红色讲学等领域开展深度联动。河南工业大学师生代表团则聚焦展览中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相关史料,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展开深入交流,并围绕跨校联合宣讲等事项进行探讨。此次校地、校际联动以展览为纽带,构建起 “史料共享—教研协同—实践共创”的多元育人网络,使抗战精神教育突破校园边界,形成辐射地方与兄弟院校的“大思政”育人矩阵。
此次展览,是郑州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一次重要实践,实现了“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标。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探索职业院校将红色文化与专业教育、校地资源深度融合的育人新路径,为服务区域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筑牢人才根基。(范琳琳 李莉)